欢迎光临四川省江安中学校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八旬清华教授不远千里寻根省江中

作者:易秋秋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18 浏览数:21170次

八旬清华教授不远千里寻根省江中

IMG_5373.jpg 

“上了年纪,就越发想念我的母校。趁着身子骨还行,我就想回来看看。”3月14日,阔别母校67年的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黄淑琳回到江安中学寻找她的青春记忆。

1952年,18岁的黄淑琳告别省江中,只身前往北京外国语学院求学深造,大学毕业后便留校任教,成为一名俄语教师。上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黄淑琳便跟随任教于清华大学的丈夫来到地处绵阳的清华大学分校承担英语教学工作。几年之后,黄淑琳夫妇回到北京清华园,从此,他们便在清华大学外语系任教直到退休。

在与江安中学校长覃宝伦会面后,黄淑琳激动万分,紧紧拉着覃校长的手,泪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转。一阵寒暄后,覃校长便陪着黄淑琳在校园里漫步,从后校门到正校门,黄淑琳一边走一边回忆她的高中生活和学校当时的建筑格局。“这里就是我读书时的教学楼,叫杨楼,是杨森出资修建的,很可惜现在不在了。”黄淑琳伫立在后校门的大榕树前,满脸失落,“现在学校的变化太大了,好多我们以前的物件儿都没有了。”

在滋兰楼的正衣镜前,黄淑琳突然变得兴奋了起来,这面镜子是1994年成都校友集体捐赠的,厚重的木制镜框上记录着捐赠者的名字。“这上面的许玉声我认识,他比我小一点儿,他的哥哥许国身是我的同学。哎呀,许国身的名字也在上边啊!”黄淑琳一边弯腰指着名字,一边激动地喊了起来。随后,黄淑琳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的班级生活。“我读高中的时候,成绩是很优秀的,我还考过全校第一名。”黄淑琳自豪地说。

学校正校门内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展板,其中的一张展板上记录着江安中学的历史渊源。黄淑琳久久站立,一边听着覃校长的介绍,一边细读着展板上的文字。突然,黄淑琳指着展板上的几张照片激动地对随行人员说:“快看,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的杨楼,它就是那个样子的。那张是我们当时的校门,我们上下学都是冲着挤着进出校门的。”此时,右下角的一张毕业证书照片瞬间吸引了黄淑琳的目光,“这是蔡德珍的毕业证书,她比我小两岁,她是1954年毕业的。没想到学校还保留着这样珍贵的历史图片,实在难得,实在难得。”本来精神抖擞的黄淑琳竟激动地忘记要说什么了。

在覃校长的提议下,黄淑琳来到了会议室,与青年学子进行交流座谈。面对着青春稚嫩的面孔,黄淑琳把自己从高中到大学再到任教清华的整个过程都细细地讲了一遍。学子们在惊叹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求学疑惑向这位老学姐进行了倾诉。在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黄淑琳一一解答了他们的疑问,并勉励他们刻苦求学,争取考上清华大学。

交流结束后,覃校长向黄淑琳赠送了整套江安中学百年校庆纪念画册和校志。“你们读书时的那些老建筑都不在了,但是画册和校志上还有一些记录,送给您做个纪念,我们随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黄淑琳接过沉甸甸的纪念品,连连点头。

分别之时,看着黄淑琳佝偻的背影,覃校长感慨道:“江安中学在一百年多年的历史中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就是学校历史文化的见证人和开拓者。现今,能够超过百年历史的中学已经很少了,我们有这样深厚的积淀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真的很重大,不好好奋斗,怎对得起那些辛辛苦苦打拼的先辈们。”